儿童心理学上表明:
很多父母都会产生疑问,孩子到底应该是严厉管教,还是放松让他自我发展?
管得严或者不管严?这个很多父母都很纠结的事情,无论是哪一种父母,其实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好,站在父母的角度,也很难判断出以后孩子会怎么样。
觉得孩子应该“富养”“呵护” 的家庭,认为孩子应该有个快乐的童年。特别是一些原生家庭父母管教比较严的,会觉得应该让孩子学会放松,自己经历的痛苦绝对别让孩子经历。
而坚持严师出高徒的家长认为,孩子不管教则不成规矩,应该去指导孩子细节,让他以后尽量少碰壁。
为人父母,当你愿意为孩子付出的你的经历去呵护也好,管教也罢,都是一心为了孩子更好的成长。
但是这两种角度,其实并不是完全相对的。
有规矩的孩子 ,并非就没有快乐的童年,无法自己有自己独立的个性。
相反,懂得守规矩的孩子,往往更能感受到父母与身边的人的爱。
那么,如何教育孩子守规矩,却又能让孩子快乐成长呢?管教的过程,只需要注意一些原则,就可以让孩子慢慢地学会规矩。
1、原则问题不能惯,必须严厉执行
很多父母都说,我们是想要给孩子立规矩,可是孩子总是耍赖真的没办法啊。一有什么问题就开始撒泼哭闹 ,甚至在地上打滚。
的确很多时候孩子都会用哭闹、发脾气来想要得到更多的满足,而父母也往往会妥协。我们最常看到的就是孩子在商场买玩具,本来说好不买的,最后孩子撒泼赖皮大哭大闹,父母只要妥协。
这种情况下,孩子明白了父母说不的原则是可以打破的,于是下次会请求更多。
2、以身作则,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前段时间,有一个抖音非常的火,一个小孩子做着家务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妈妈的事情帮着做,爸爸的事情不用做。“其实这种行为也会给孩子造成困扰,为什么父母的事情却区别对待。
作为父母,应该给孩子树立的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别人的事情帮着做。当然了,也要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忙。
同时一定要注意,孩子自己能做到的事情,应该让孩子自己完成,不要事事为孩子包办。这样不仅仅会让孩子养成懒惰的性格,甚至孩子也会觉得这是父母应该做的 事情,并不会对父母感激。
3、学会承担责任,不推卸
承担责任这个话题,有时候连我们大人也很难做到,但是如果不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那么以后孩子就会不敢承担责任,甚至到了婚姻、生活、工作中都会去逃避责任。
当孩子犯错的时候,父母要引导孩子主动承担错误,并且付出一定的行动。
这三个原则,父母需要从小帮助孩子建立,有了一定的原则,就如同有一条底线,你可以宠爱,但是不能没有原则。这样孩子才能更好地树立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