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学可创新,修身宜好古,教育孩子也可以效仿古人。
对于一个聪明,但心躁不安、静不下来的孩子,该怎么因材施教?
王守仁(明代思想家、军事家,心学集大成者),本名王云,字伯安,号阳明。
爷爷王伦道家情怀,主张静虚无为,在王守仁的教育上,顺势而为,因势利导,不拔苗助长。
所以王守仁有时候在屋里读书写字,有时候在院里舞棍弄棒。
父亲王华儒家用心,崇尚苗不剔不长,树不削不直。
爷爷通达,给王阳明自由;父亲保守,给王阳明约束。
如果光给自由而不约束,王阳明不会那么快速地进步,知道自己的志向是什么,如果只是约束不给自由,王阳明就不能博学多识,为以后成为圣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真正长成之前,谁又能知道哪一根枝丫能在未来撑起一片天空呢?即便剔削之后的确能够屹立一方,又怎知当初除去的初羽不会让他飞得比如今更高呢?
世事无常,瞬息万变,牵一发而动全身,除非疯傻痴呆,谁敢自称全知全晓?凡事不可绝对,凡事皆有可能。
陆恒为王守仁的启蒙老师,他发现王守仁坐不住,像一壶滚开的热水,内里的冲动眼看着要冲开壶盖,这是年少心躁,守不住一个“仁”,就在他守仁的基础上,结合他排行老大的身份,为他取字“伯安”。并叮嘱他“以后,你伯安要安稳些,不管干啥事,读书,做官,不安静不行。”
北京豫章学馆辛德理是王阳明的第二任老师。
辛先生发现,王守仁聪明伶俐,但是躁气不安,只有把他的躁气变成静气,才算是可造之才。辛先生熟读《道德经》,知道心一静,躁自消。他思量很久,有了对策。
第一天,辛得理递给王守仁新课本:《中庸》《论语》《孟子》《九章算术》《骑射入门功夫》。这些书王守仁在余姚都学过。没学过的有《夏书》《商书》《虞书》《周书》。辛先生告诉王守仁,同学们上课他上课,同学们下课他下课。然后,辛得理一天再没跟王守仁说上一句话。王守仁十二岁个孩子,翻了一页书,扔一边,过一会儿再翻书,看两眼,又丢一边。一天就在翻翻玩玩中度过。
第二天,辛得理提醒王守仁的坐姿,要求他身正气直,之后再没搭理他。王守仁像个囚徒,趴到窗户上,偷窥一会儿,又怕先生,只好再回到座位上。坐板凳像坐钉床。
第三天,辛先生问他,心里急不急,告诉他不要着急。之后又一天不再理睬他。这样的日子,哪天是个结束呀?没人告诉他。不知道哪天结束,就没有了盼头,没有了盼头,王守仁终于老实了,肯踏实坐着了。
第四天,王守仁知道了安静,牢稳多了,能坐住了。这样,辛得理反而不让他坐了,吩咐他,一个人打扫院子,打扫教室。小孩子扫地毛躁,像画马一样,隔三岔五,急着完成任务。
辛得理等王守仁一个人胡乱扫完院子,正要放下手中的扫帚,及时走到了他身旁,接过扫帚,重新打扫,边扫边告诫他:“人生百事,不学不会。扫地也一样。事事有技巧。和读书一样,书要一字一字读,地要一下一下扫,读书不能漏字,扫地不能隔过去,读书要沉下心,一字一字往下念,扫地要沉下扫帚,一扫帚一扫帚平推,不要往上扬,上扬容易起灰尘。懂了吗?你再扫一遍,我看看。”
王守仁按着辛先生的教导,像写字一样,不再空格了,一下挨着一下扫,边扫地边听先生因势利导的教育:“你要做圣贤,先生很欣赏你,很支持你。圣贤要从小事做起,日积月累,没有积累,那就只是空中楼阁,流于口头。”
辛得理发现王守仁理解力很强,很快扫地就像模像样了,很细密很沉稳,于是,他进一步说道:“你别小看这扫帚,它可以扫地,但是不能仅仅把它看作扫地的工具,家里的鸡毛掸子,是用来除灰尘的,道士们手中的拂尘,也是除尘。”
辛先生见学生很认真扫地和听教,决定给他开些小灶,“扫帚、鸡毛掸子、拂尘,人们用来天天扫除。为什么天天扫除?这是提醒我们,既要打扫地面,也要打扫我们的心灵。”
王守仁听到打扫心灵,有些不解其意,他直起腰来,疑惑地看着辛先生。辛先生看火候很好,望着孩子求知的眼睛,他和声细语地说:“人的心灵也会落灰尘,也需要天天打扫。学圣贤,做圣贤,要像打扫庭院房屋一样,天天时时打扫心灵。”
王守仁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辛得理索性一次说个透彻:“你现在扫地,心里就想着扫地,别的念头把它打扫出去;同样道理,你读书的时候,就一心读书,不是读书的念头,把它打扫出去;你吃饭的时候,就专心吃饭,不是吃饭的念头,把它打扫出去。这下明白了吧?”
王守仁点了点头。
娄谅,王阳明的第三任老师。
用避而不见之法,教会了王阳明一个“敬”字。具体方法可参见《王阳明全集》,里面有详细介绍。
经过三任老师的教导,王守仁第一次给皇帝写奏疏的时候,意识到得小心,要心静,心一静考虑问题、分析问题,条理清晰;心一静,写诗作赋,好像每次都是一气呵成。这是经验。
古人因材施教,对于一个躁气比较充足的小孩子,对症下药,今天的孩子,大多都是静不下来。静不下来就没法做好学问,我们可以借鉴前人之经验,再结合自己孩子的特点,制定不同的方法。希望孩子们都能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文章大部分内容来自《王阳明全集》,书中对于孩子的教育、作为领导对下属的管理都有很好的方法可以借鉴。
古人因材施教的智慧需要传承,现在学校教育也应该好好的因材施教,每一个孩子都是可塑之才,朝着不同方向培养,充分利用每个孩子的优势,就都会成为对社会有用之才,同意的请点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