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为人父母后,曾想过要不要学点心理学知识,帮助自己更好地育儿。
结果一看,心理学的水怎么这么深: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还有教育学里面的学前教育部分,似乎都包括了「儿童心理学」,似乎都要学、都该学。
光是概念和术语就让人头痛,翻两页就读不下去了;硬着头皮读完了,发现根本不是自己想要的那些育儿方法和工具,顿时就懵了。

毕竟是学科研究嘛,和实操当然不一样了。
其实,在国外有很多专门的育儿课程(Parenting Training/Course),直接教方法和实践的,当然也就受到父母的热烈欢迎。
举个例子:
心理学课程:「正强化有助形成儿童行为习惯。」
育儿课程:「夸孩子能自己专注地看一分钟书,会激发孩子更多地专注看书的行为,持之以恒,就能让孩子养成自己看书的好习惯。」
显然直接针对没有任何心理学基础、迫切需要实操指导的父母来说,育儿课程是更适合的。
迄今为止,国内还没有学者站出来高举大旗开展「育儿课程」;但是大洋彼岸的美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有九大流派广泛传播的流派。

我将这九大流派分为三类:
- 第一类是适用于所有关系的:非暴力沟通(N.V.C.)、家长效能训练(P.E.T);
- 第二类是基于民主理念的育儿:正面管教(Positive Discipline)、积极教养(Active Parenting)、有效的育儿系统培训(Systematic Training for Effective Parenting,S.T.E.P.)、怎样说孩子才听,怎样听孩子才说(How to Talk so Kids Will Listen and Listen so Kids Will Talk);
- 第三类是基于专制理念的育儿:爱和逻辑(Love and Logic)、积极育儿计划(Positive Parenting Program, Triple P)以及提倡体罚的敢于管教(Dare to Discipline)。
下面分别来看一下这九大流派:
1. 非暴力沟通(Nonviolent Communication,N.V.C.)
创始人:马歇尔·罗森伯格博士(Dr. Marshall Rosenberg)
理念:民主
适用于所有关系
始于1975年
学习材料:《非暴力沟通:生活的语言》,2003年出版
培训要求:推荐专业人士,但无强制性
非暴力沟通关注的自己和他人的需求,并学习如何以和平且有效的沟通方式。其理论基础是,所有人天生就富有同情心的,而无论是口头上的还是身体上的暴力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行为,并受到主流文化的影响。
2. 家长效能训练(Parent Effectiveness Training,P.E.T.)
创立人:托马斯·戈登博士(Dr. Thomas Gordon)
理念:民主
适用于所有关系
始于1962年
学习材料:《家长效能训练》(P.E.T.), 1970年版,2000年版。
讲师要求:必须通过培训获得相应证书后方可授课
旨在帮助父母发展并保持和孩子之间的民主、相互满意的关系。采用了「行为窗口」模型(Behavior Windows)。强调学习沟通和解决冲突的技巧。
3. 正面管教(positive discipline parenting)
作者:简·尼尔森(Dr. Jane Nelson)
理念:民主
适用于儿童养育
始于1992年
书籍:《每个家长:对待孩子行为的积极态度》,2004年
培训要求:无
正面管教主要针对家长和学校开展培训,认为没有好孩子、坏孩子,只有好的行为和不良行为。我们可以在不伤害孩子的语言或身体的情况下,在戒除不良行为的同时教育和强化好的行为。
提倡父母在管教孩子的时候温柔而坚定,从而能帮助孩子从中感到归属感和意义,并教育孩子们成为负责任、尊重他人和具有灵活性的人。
正面管教针对学校的培训名为教室里的正面管教(Positive Discipline in the Classroom)课程,旨在教会老师如何建立学生的集体意识,提高学习成绩并在生活方面做得更好。
官网还提供专业的讲师培训计划,有现场学习(参考价格人民币5800元),也可以远程学习(参考价格:原价375美元,官网打折价270美元)。
4. 积极教养(Active Parenting)
作者:迈克尔·波普金博士(Dr. Michael Popkin)
理念:民主
适用于儿童养育
始于:1983年
书:《现在的积极教养》,2002年
培训要求:无
课程重点是在一定范围内给予孩子自由,并根据孩子和父母的不同气质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
该课程的基于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和鲁道夫·德雷库斯(Rudolf Dreikurs)所创立的「个体心理学」的研究,并包含了P.E.T的部分理念。
近年来,在西方社会普遍存在对体罚儿童的争论,并越来越多地关注「积极教养」的概念,即鼓励和奖励良好的行为。
5. 有效育儿的系统培训(Systematic Training for Effective Parenting,S.T.E.P.)
创立人:Don Dinkmeyer和Gary McKay
理念:民主
适用于儿童养育
始于1976年
书籍:《父母手册:有效育儿的系统培训》(S.T.E.P.), 1997年
培训要求:无
关注孩子们是如何成长和表现,不良行为及有效的应对方法。课程提倡家长多鼓励孩子以及如何有效地鼓励孩子。它将行为所对应的有逻辑的结果,代替对孩子的惩罚和奖励。同时,该课程也提倡家庭会议,包括计划娱乐,表达感情,做决定,解决冲突等。
6. 怎样说孩子才听,怎样听孩子才说(How to Talk so Kids Will Listen and Listen so Kids Will Talk)
创立人:Elaine Mazlich和Adele Faber
理念:民主
适用于所有关系
始于1980年
学习材料:《怎样说孩子才听,怎样听孩子才说》,1980年出版
讲师要求:无
为父母提供共情的倾听技巧,真实的自我表露和解决问题的技巧,以提高孩子的自尊和自主性。它的重点是帮助孩子从不同的角度看待自己,让他们摆脱旧的无效角色或标签,从而获得发展和改变的自由。
这一理念基于海姆·吉诺特博士,卡尔·罗杰斯(Carl Rogers)的学生,的工作。
7. 爱和逻辑(Love and Logic)
作者:福斯特·克莱恩(Dr. Foster Cline)和吉姆·费伊(Jim Fay)
理念:专制
适用于儿童养育
始于1980年
书籍:《爱与逻辑的养育》,1990版,2006版
培训要求:无
课程将家长划分为叨叨型(Helicopter, and)、教官型(Drill Sergeant)和顾问型(Consultant),通过设置限制、给予选择和鼓励孩子思考来教导责任感;同时,该课程也提供了常见的管教方法。
该课程提倡父母用他们的权力让孩子服从,即「健康的控制」。它认为管教将教会孩子们如何承担责任。
8. 积极育儿计划(Positive Parenting Program, Triple P)
作者:马修·桑德斯博士(Dr. Matthew Sanders)
理念:专制
适用于儿童养育
始于1992年
书籍:《每个家长:对待孩子行为的积极态度》,2004年
培训要求:仅限专业人士参与
帮助父母学会教导孩子自我控制,如何遵守规则,举止得体,尊重他人。课程重在由父母制定规则并执行,其焦点在于如何处理孩子的不良行为。
提倡父母对孩子进行控制,期望孩子听话,当孩子行为不端时,要用管教让他们遵守纪律。
9. 敢于管教(Dare to Discipline)
作者:James Dobson博士
哲学:专制
适用于儿童养育
始于1970年
书籍:《敢于管教》,1970年版,1996年版;《坚强的孩子》,2004年版;《坚强的孩子工作手册》,2005年版
认为父母/孩子之间的关系是一场意志的较量,父母需要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教导孩子尊重权威,并教孩子服从。
由于课程本身提倡体罚,和大量现代心理学研究结果相对立的,在这里我就不过多介绍了。
这九大流派,各类之间内容有所交叠,理念和具体方法也有相通之处,估计大家都看的很头晕。
所以,下面是一些学术八卦时间,由于我不崇尚专制的育儿理念,所以后面三种以专制乃至体罚为基础的育儿理念我就不提了。
目前,主流的育儿方式是有坚实的心理学研究基础的,基本都源于Alfred Adler和Carl Rogers的研究。
没错,Alfred正是那个在1902年接受了弗洛伊德亲自邀请,加入非正式组织「星期三社团」,每周三在弗洛伊德家聚会讨论,后来成为精神分析运动的开端的创始人之一。后来,阿德勒从精神分析出来,自立门户,他说个体主义心理学被认为是人本存在主义的先驱。

Adler去世后,其学生鲁道夫·德雷库斯(Rudolf Dreikurs)等依然在传播并发扬着其提出的理念。
Rudolf认为,人类的不当行为是感到自己缺乏社会群体归属感的结果,所以其教育目标是让孩子觉得自己是课堂上有价值的贡献者,而不是受到惩罚或奖励才做出行为。
不管是积极教养、正面管教,还是S.T.E.P.,都吸纳了大量阿德勒的理论。
卡尔·罗杰斯(Carl Rogers)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也是心理学人本主义方法的创始人之一,因其开创性的研究而获得1956年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又于1972年被APA授予杰出的心理学专业贡献奖。

Carl 从1945年开始在芝加哥大学任教,其研究生托马斯•戈登(Thomas Gordon)发起了家长效能训练(Parent efficiency Training, P.E.T.)运动。
1956年,罗杰斯成为美国心理治疗师学会的首任会长。随后,他赴任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教授心理学。在此期间,其研究生马歇尔·罗森伯格(Marshall Rosenberg)发展出非暴力沟通的相关理论。
至于Dr. Haim G. Ginott,我们后面会提到。
所以,《非暴力沟通》的作者马歇尔·罗森伯格(Dr. Marshall Rosenberg)和《P.E.T.效能父母》的作者托马斯·戈登(Dr. Thomas Gordon),其实都是卡尔·罗杰斯(Dr. Carl Rogers)的学生。
这两大流派都专注于对所有关系的研究,而不仅仅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同时由于他们都受到Carl对人际关系的理论研究的影响,所以存在很多共通之处,但在表达方式上有很多不同。
Dr. Thomas Gordon现在是学界领军人物了,从P.E.T.效能父母出发,开展了一系列课程,包括针对管理层、父母、个人、教师和孩子的效能训练。

Dr. Marshall Rosenberg的非暴力沟通协会也将其影响力扩大到全球65个国家及地区。

上述两大流派实在是太出名了,也影响到育儿界诸多人士,于是有了之后的三大专注于父母和孩子之间沟通的育儿流派,也就是积极教养、S.T.E.P.以及「怎样说孩子才会听」。
其中,S.T.E.P.的内容中还包含了两章P.E.T.的内容。
Gordon写过一篇「P.E.T.和其他育儿方法的异同」(How P.E.T. Compares to Other Parent Training Programs)的文章,果断将积极教养和S.T.E.P都纳入自己一派,称其都吸纳了很多P.E.T.理论;顺便介绍了自己的师弟Dr. Haim G. Ginott的学生Elaine Mazlich的流派。

等等,正面管教的创始人Dr. Jane Nelsen呢,怎么一直在旁观?
实际上,Dr. Jane Nelsen是南约旦、德克萨斯大学和加州圣地亚哥的一名注册婚姻、家庭和儿童咨询师,她养育了7个孩子,并有了20多个孙辈。
作为一名妈妈/奶奶/姥姥,她吸纳了大量阿德勒的理念,并将育儿方法总结成实操性很强的手段以后,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大量推广和传播。
正面管教,我觉得是目前商业化最成功的专注育儿的课程。
看看它家主页就知道了,主打儿童市场,教父母、教老师、教培训师,一应俱全。

从官网来看,专注的基本都是「卖课程」、「卖培训」。

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开班

创造了越来越多的正面管教老师、正面管教家长为其背书。
其他育儿流派基本很难在国内学到;即使出国了,语言障碍也是个问题。
上述育儿方法确实在实践中很有用,帮助父母解决不少困惑,也教会更多父母「不打骂就能教好孩子」。
那么,这些流派应该如何去选择呢?
呃,对这点我很难给出建议。
因为很多父母不是「因为它说得对,所以我才选它」,而是「因为它符合我家的情况,所以我选它」——所以不妨去试听一下,了解一下,觉得有用,就吸收里面的精华用于实践就好啦。
至于我本人,更倾向于Dr. Michael Popkin的积极教养(Active Parenting),去美国也学完了相关的育儿课程。

目前国内正面管教、P.E.T效能父母的培训都不少,如果经济和时间条件允许,大家也可以去上上课,没空的话就看看书——这些课程基本都起源于其创始人最早所撰写的书。
本文作者:@Cecilia 知乎
原文链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62971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