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生下来都有不同的性格特点,很多家长都存在疑惑:我的性格脾气都很好,但为什么宝宝脾气这么大?
宝宝发脾气是有需求的表现,那么如何进行个体化养育,避免宝宝变成高需求的孩子呢?这就需要我们了解孩子的气质。
‘婴儿气质’这一概念最早是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由心理学家Al.ander Thomas和Stella Chess提出的。
研究人员以2~3个月大的婴儿作为调查对象,要求婴儿父母每天记述婴儿的行为,如婴儿对洗澡或者尿布的反应,然后对被观察的婴儿进行跟踪调查,直到他们成年。
在调查中,研究人员发现:新生儿出生后不久就在对周围环培养作出反应,在表达自己的意愿等方面有各自不同的特征,而且有时这些不同会一直持续到儿童时期甚至成人后。
这些行为特质可以归结为9个显而易见的方面:
★活动水平:指在睡眠、进食、穿衣、游戏等过程中身体的活动水平,包括活动的频度和速度。
★规律性:睡眠和饮食等行为的节奏、规律及可预见性。
★趋进性(即趋避性):对新环境、新刺激、陌生人是接近还是逃避。
★适应性:适应环境的能力。
★反应强度:对环境变化和各种刺激反应强度。
★敏感度:对声音、光线、接触等刺激的敏感程度。
★情绪本质:指积极、愉快情绪与消极、不愉快情绪相比较的量。
★注意分散程度:指外界无关刺激对正在进行中的行为的干扰程度,即转移注意的难易程度。
★坚持度:集中从事某项活动的时间、范围及分心对活动的影响程度。
根据调查中获取的父母与婴儿相处的经验,婴儿在这9个方面表现出的不同行为又可以归结为4类。
★困难型:难相处的婴儿。该类婴儿逃避陌生环境,对变化适应缓慢,不良情绪反应剧烈,难以预见他的饮食、睡眠和排便行为。
★容易型:易相处的婴儿。该类婴儿睡眠和饮食等都很有规律,他们对新环境充满好奇心,适应变化快,一般情绪积极且有节制。
★迟缓型:冷漠的婴儿。该类婴儿行为不活跃,对新环境最初逃避,适应变化慢,他们不像困难型婴儿那样易怒,但其情绪通常比容易型的婴儿消极。
★混合型:介于以上各型之间的表现。
这些气质特点与智力水平、活动能力或者是否患病无关。
同时,气质倾向没有好坏之分,父母保持正面的态度最重要。每一种先天气质,都有其正、负面的看法。建议父母尝试以正面的方式看待孩子,自然也会从中衍生正面的养育模式。
每位孩子都是爸妈心中最可爱的小天使,父母首先要接纳孩子,使自己的养育方法适合孩子的气质特点,然后耐心地引导孩子先天气质向积极的方向发展。
总体来说,气质的9种特性都是环环相扣、相互牵连的,不同气质特性的搭配,就会塑造出各种不同人格气质的未来主人翁。
虽然有着与孩子相同气质特性的父母更能了解孩子的需求及情绪表达,但气质特性与孩子迥然不同的父母也有可能找到彼此互补的方向。
当爸妈为宝宝做气质评估时,应经过全面综合的判断后再选择最适合自己和宝宝的相处方式,尽量以积极正面的态度来看待孩子的行为和感受,不要用负面的想法给孩子贴上标签。
文章来源于公众号:李瑛主任(liying-doc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