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和家长交流的过程中,孩子的专注力不够是父母最常抱怨的问题之一。如果一个小朋友做作业的时候,喜欢各种乱动乱摸,上课时喜欢东张西望,父母十有八九会把原因归结为专注力不行。然后就认为这个问题很严重,觉得孩子专注力不行,很容易就会落后其他孩子一大截。
其实,如果父母不断地给孩子贴上「专注力不行」的标签,孩子慢慢也会认为自己很多事情做不好,就是因为注意力有问题,最后很容易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根据我的观察,有注意力问题的孩子其实并没有那么多,很多时候是父母的焦虑反过来影响到孩子,让孩子自我认知发生偏差,真的觉得自己注意力不行。
所以,要想解决孩子的专注力问题,父母们先得正确看待专注力问题,进一步认清专注力的本质,在此基础上,才能找到办法去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1、正确看待专注力问题
研究发现,父母对孩子的专注力问题,存在着很多误解。很典型的一个是,不考虑孩子的年龄,高估了孩子可以坚持专注力的时间。其实孩子在六岁以前,能聚焦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而且不是随着年龄增长逐步上升的,不是说年龄逐渐变大,专注的时间就能越长。年龄增长带来的专注力发展,其实是抓取信息的能力提高了。
比如说,有的孩子在三四岁的时候,能坚持 10 分钟不走神,但到了五六岁的时候,并不是马上就成倍地翻到了 20 分钟,而是只稍微延长了一点。但他专注的效率实际是更高的,在同样的专注时间内,看到的、吸收到的东西更多。
很多父母没有观测到这一点,对专注力高低的判断,永远只是看时间的长短。还有一些父母认为,孩子只有坐定,一个时间只做一件事情,才是专注力强的表现。但实际上,很多孩子是可以一心两用,甚至一心三用,比如一边听音乐一边做作业,同样能高度集中,很好地完成任务。
更常见的是,孩子得在父母认为有意义的事情上坚持,才被认为是有专注力的,如果在父母认为没有意义的事情上专注,就常常被看作是「上瘾」,会被强烈批评与干涉。等于说父母看专注力,往往只看学习时候的状态,如果孩子学习没有兴趣,不想学,就认为专注力不行;但父母可能会完全忽视,孩子在玩玩具、玩手机的时候很专注,甚至批评孩子在这些事情上过于专注,因为在父母眼里学习才是有意义的。
实际上,一个孩子能不能持续下去,最重要是他的兴趣度,专注力背后很可能是缺乏兴趣,而不是孩子本身专注力有问题。你要解决的,是让他对这件事更感兴趣,而不是把原因归结为专注力不行。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问,那要怎样区分孩子是专注力问题还是兴趣问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