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格总
前几天和朋友们聚会。
聊时事,聊工作,聊创业,也聊孩子教育这些问题,我发现中年男人聊天如果不是喝酒吹牛,时不时正儿八经碰撞一下,火花还挺多的,毕竟都是有阅历的人了。
其中一个是中学老师,教数学。
他说观察了很多后来有出息的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从小就特别“有主见”。
所谓有主见,就是敢于做决策。
相比起“努力”这种每个家长都会教的东西,“做决策”往往是父母容易忽略的一点,而实际上真正厉害的孩子,努力当然努力,人家更擅长做决策。
厉害的人,就厉害在这里,不然怎么说,选择大于努力呢。
那怎么才可以,变得擅长做选择?做决策?
今天,我们来聊下关于孩子“决策能力”的培养,主要有3点,我觉得这3点针对孩子的“决策能力”提高,非常有用。
对于成年人来说,如果你追求的是终生学习,下面内容你一边看一边对照自己。
我相信也会很有收获。
1、决策能力,要从小培养
不知道你观察过没有,身边比较成功比较厉害的人,都是做决策的高手,问题在于,做决策这个事儿是天生的么?是因为他比别人聪明么?
当然不是。
我一向觉得,做决策是一种后天能力。
既然是后天的能力,那就是说,可以通过训练得到。
那怎么训练?当然是从小训练。
三四岁,买什么玩具;六七岁,学什么运动看什么书交什么朋友;十二三岁,怎么排学习计划怎么支配课余时间……这些事,家长完全可以让孩子自己决定。
当然了,自己做的决定,就要自己承担后果。
家长鼓励做决定,但事先把条件谈好。
这样的话,他从小就有大量的决策机会,也会养成承担决策后果的习惯,他的每个决定,会更深思熟虑。
这是为成为“对自己负责”的成年人,做准备。
很多家长心里只有学习,催着孩子做作业,上补习班,各种卷,明明该让孩子做决定的很多地方,全一手包办了。
最后孩子进入社会,除了学习好(学习还不一定好),真的跟个傻子样。
不敢做决策,要做也只敢做跟大部分人一样的决策,也就是随大流。
最后泯然众人,不是自然而然的么。
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很早就发现一个事,就是一个人的幸福,成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生活有没有“掌控感”。
什么是掌控感?
就是事情特别是大事,能不能自己做主。
很多人的青春期,“我要自己做决定”压倒一切,比“这个决定对不对”重要得多。
为什么?
因为从小就没啥机会做决策。
最后为了反抗父母,孩子做出极端举动来证明“我要自己做主”,许多悲剧就是这么来的。
除了让孩子自己做决定。
厉害的父母,还会鼓励孩子参与家庭决策。
刚才说的那个中学老师,他女儿从小学五年级开始,就参与家里“暑假哪里旅游”的话题讨论,但她不能光讨论,她还得为此努力。
为了影响父母,小姑娘上网查资料,找攻略。
非常用心,非常认真。
这就是不光对自己负责,更对家庭负责,未来有一天进入社会,才可能做高管当老板,对员工负责;进入政界,对人民负责。
“有一天,我们的国家领导人是要从00后里诞生的。”
中学老师说。
2、决策,要有足够多信息支撑
刚才说,父母要敢于让孩子做决策。
我相信很多人会说,很多决定,孩子根本不知道后果有多严重,怎么可能让他来做呢?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父母就可以做出相对正确的决定?
答案是,你了解的东西比他多。
所以说要做出正确决策,需要了解足够多信息,那怎么才可以,让孩子了解足够多信息呢?
讲一个我自己的故事。
我小时候父母太忙,在外婆家呆的时间很多。
大概我十三、十四岁,有一天晚上,有几个客人来拜访外公,我听他们介绍,其中一位是“省上来的桥梁专家”。
大人们聊什么,我不懂,但我对这个“桥梁专家”很感兴趣。
趁着专家喝茶的间隙,我坐在一边小板凳上,问了他几个问题,忘了是啥问题,但肯定非常简单,小朋友才会提的那种。
专家很和蔼,耐心给我讲了。
我尽了一个中学生最大的努力去理解他的话,差不多也就聊了十分钟时间,告辞的时候专家对我外公说(当然,人家是客套),你这个外孙很不错,很聪明。
我作为一个小镇孩子,“外面的世界”从来都只存在于书本上,那一次,是一个从外面来的人,活生生出现在我面前,而且还给了我正面评价。
你们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意味着我心里的一团火被点燃了:既然外面世界有这么精彩的人和事,那为什么不可以,属于我呢?
人家常说,孩子要赢在起跑线,什么是真正的起跑线?
是一个人小时候得到的见识。
你之所以不敢做决策,是没有见识,所以担心犯错。
旁人来看显而易见的事,对于没有见识的人而言,要么是冒险,要么是错付。
那句话怎么讲的?
“你的醍醐灌顶,可能只是别人的常识。”
而一个孩子知道的常识,除了学校,最多就是来自于父母。
我们有条件可以去旅游,让孩子看到不同风景别人不同的生活方式; 没条件,可以把你在工作中的感悟,心得,分享给孩子; 也可以走亲访友,特别是去高水平朋友家里时,带上他。
什么叫潜移默化?这就是。
孩子去过不同的地方,见过不同的人。
信息输入足够,思维才会打开,有一天机会来了,才敢决策,决策的正确率才会高。
3、决策需要勇气,勇气来自榜样
刚才讲了要给孩子决策的机会,要给他足够多的决策信息,但还不够。
知道很多,有决策权力,就一定敢拍板吗?
不一定。
还有一样最重要的东西。
就是勇气。
“所有的伟大,都源于一个勇敢的开始”,只有当他有勇气迈出那一步,才有未来的一切可能。
那勇气怎么来呢?
我的答案是:榜样。
写到这里,我就想起一部特别棒的儿童电影,《树上有个好地方》,推荐给你们。
电影最后,粉提老师寄来自己大学毕业的照片,曾经的顽皮孩子巴王超过看完照片和信,把他的好东西全都埋在树下,从此安心学习。
城里来的粉提老师,让他看到自己未来的无限可能,也为他树立了榜样。
这就是榜样的力量。
你可能会讲,我们都是普通人家,身边哪里有了不起的人物,来让孩子见识呢,来成为他的榜样呢?
不要紧的,如果现实生活里没有,那就去精神世界寻找吧。
去阅读,特别是阅读人物传记。
一类书有一类好,但人物传记很特殊。
它不光是告诉孩子世界有多辽阔,多精彩,更是告诉他,通过个人努力加之时代造化,一个人可以取得的成就上限,到底可以有多高。
可以告诉他,一个人可以带着热爱,怎样从造福身边人开始,去改变世界,推动历史进程。
孩子看过的书,内容都会忘。
但没关系,书里人物在他精神世界刻下的痕迹,却会随着时间推移,阅历增长,更加闪闪发光。
尤其是,在他人生紧要关头,书里的榜样会活过来,站到他身边,为他指明方向。
好了,我们想象这么一个孩子。
他从小有足够多机会,来安排生活和学习,还能为家里的大小事,贡献才智; 他时常倾听身边长辈对话,早早开始了解世界; 他看过很多书,知道许多伟大人物的生平。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决策能力会差么?
他成长的上限,已经扩展得足够高,无论能不能进名校,我们都不需要担心他的未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