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需要花多少钱才能给孩子“买”个好未来?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研究所的一项调查数据也体现了家长们对于孩子教育支出的认知:
28.1%的家长认为培养孩子可以“不计成本”;38.3%的家长认为可以为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适度负债”;57.4%的家长依然认为教育投入是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19.4%的家长相信“高投入才能高回报”。
之前有新闻曝光,某明星的女儿就读的学校,光学费就20万,并且还是靠父母的关系才进的学校。相较而言,对于普通人,不要说关系,光20万一年的学校就已经大部分中国家庭承受不住了。
给孩子一个优质的教育真的需要投入这么费用吗?
下面分享些个人看法:
第一步,成为师医公,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孩子也有稳定的心态,稳定的输出,而不是跟着一惊一乍的。师医公的孩子在读书这件事儿上确实具有强大的优势。
第二步,搞好自己的身体,师医公除了医,师和公都有稳定的工作时间,不要每天去抽烟喝酒烫头打牌,出去跑步,出去打球,自己身体不好搞垮了拿什么教育孩子?
第三步,花时间陪孩子,孩子类型有千种万种,按我们教育的方式来说就是要因材施教。而观察孩子的习性和特点这个时间非常的长,也就是说一个父亲,母亲你不用请什么专家来教导孩子,没用。这个世界,最需要了解,也最有能力,最透彻了解你孩子的那个人是谁?是你自己,也就是说你可以请教人方法没问题,但是应用方法来解决孩子问题的人,操刀手需要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那个人是谁?是你,所以方法需要你自己来思考并总结。
一个普通孩子要变优秀是需要大量的时间灌溉的,清北孩子普遍例外,那不需要你教。如果你每天大部分时间在996,那好,没戏,真的,你只能指望孩子天赋异禀,热爱学习。
同事本科中大,港大硕博毕业,小时候她孩子学习成绩却很一般,今年高考孩子也如愿达到中大分数线。你知道这位大姐多狠么?从七八年前起,她文章也不努力发了,职称什么也不评了,自己上完课就跟孩子耗,孩子回家就自己教孩子。物理,化学,生物,数学,英语样样都能来,这还要请什么家教?不用的,完全就是bug。非师医公工薪们,你可做的到?
共同学习理念其实在儿童教育学中非常的重要,但是在中国却不好提也不敢讲呀,为什么?因为大多数家长没这个时间,作为儿童教育启蒙国家之一的德国就把共同学习当作教育核心理念,这玩意在中国就不太符合国情。
什么叫做优质的教育?把一个能考清华的孩子教了考清华算么?不算,把一个本来考二本的孩子教了考中大算不算成功,成功了一半。
另一半呢?
第四步,有良好的夫妻关系维持的家庭关系,夫妻关系好的家庭孩子的思想包袱就会低,孩子的情商就会高一些。两个天天吵架的夫妻,你指望自己孩子乐观开朗?别来,一个乐观开朗的孩子无论是为人处事,还是接受学习的态度都拥有很强的融洽感,但是我又经常讲了这个夫妻矛盾不是钱就是性,所以稳定的收入加洁身自好非常的重要。
要不然孩子读书再好,每天战战兢兢,心态敏感且自卑那还搞个球呀,就是读哈佛都怕出心理问题,这不算成功的教育。
第五步,学会包容,并不是每一个孩子你前期投入都会有效果,因为有的孩子智力发育很晚,明明特别聪明,但是按照正常的孩子智力发育曲线就不受用。这种孩子中小学教育起来非常的费劲,但是到了大学你又发现他开始聪明且坚毅。这种孩子,家长不可因为其学习不好而打击他,否定他,要肯定他,给他信心。我真不是开玩笑,我见过好几个三本的孩子考研考的非常好,读博时的思维方式,科研能力还有为人处事的态度都很优秀。他们都说也觉得奇怪,小时候不开窍,到了大学就什么都明白了。
我认真的思考过,智力发育这个事情是最神奇的,它并不一定就会跟人的身体发育重合,而且发育方式也很特别。并且我们不能单纯用考试能力去判断孩子的发育水平。因为事实证明,在越来越内卷的当代,需要多赛道人才突出重围。给不同的孩子以信心,非常之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