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是孩子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这时候,习惯是最容易养成和固定下来的。
有一些原则是要我们坚持的,比如,睡觉前的洗漱刷牙;睡觉前不吃糖果;家长和孩子之间的约定……如果我们只是尊重孩子的逆反期,而没有任何原则,那么,我们就能让孩子的“不”变成一块免死金牌,这会让孩子认为:只要我说不,那么世界就会因我的“不”而改变。当孩子形成了这种盲目的“自信”,当他一旦步入社会时,他才发现原来只有父母会为他的“不”而改变,其他人都不可以。这样巨大的心理落差往往会让孩子变得更加乖戾,在家更加骄横。因此,面对孩子的无理要求,家长依然要坚定地说“不”,但与此同时,要让孩子明白,自己否定的只是孩子的做法,却依然爱他。
在原则性的问题上,只要家长不做出让步,并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它,几次之后,孩子也就触摸到了原则的底线,不会再无理取闹了。
当然,坚持原则的同时,我们也应当根据孩子年龄的特点,灵活处理孩子的逆反。如果孩子只是在探索边界,无妨欣然接受,面对不能做出正面回应的问题,我们可以转移孩子注意力,通过谈论孩子感兴趣的话题;直接告诉孩子,这样做是“不可以”的。.
孩子处于逆反期时,家长对孩子的回应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世界观的发展。实验证明,在逆反期得到家长过分回应的往往会变得很骄横,认为自己是家里的中心;得到家长过分压抑的往往变得非常自卑,对自己的控制力始终很怀疑;而得到家长正确回应的孩子,会很自信,对自己的控制力非常有把握。这个度在哪儿呢?它是需要咱们家长自己去拿捏的。
事实上,我们可以通过许多方法既鼓励孩子的自信,让他们知道自己有控制能力,是独立个体,同时不触碰到原则的底线。那就是:适当地给孩子选择的权利。